小時候的味道 長大後自己動手做才吃得到如此香脆多汁的酥餅
這不是胡椒餅 它是希媽改良自蘿蔔酥餅的家庭餐點之一
希媽最愛這款中式酥餅
它的內餡 可以隨家裡的配料而決定 可甜可鹹
酥脆的外殼 裹滿黑白芝麻的餅皮
當一口咬下 芝麻掉滿地的可惜與齒頰留香的愉悅
只有酥餅的內外 可以滿足老饕這一舉數得口腹之慾的快感
個人對它的喜愛 勝過台灣最夯的伴手禮 ~ 鳳梨酥
材料 :(油皮)中筋麵粉 鹽 細砂糖 豬油(奶油) 水
(油酥)低筋麵粉 豬油(奶油)
做法 : 請上網搜尋中式麵食的"酥餅" 就可以知道 各種材料比例與製作流程
整型好的酥餅 因為在家自製 考量材料用罄與烤箱用電成本
希媽會將所有麵皮與內餡全數一次用完 一次進烤箱烘焙
所以 會有大大小小不同的sizes
沒有用磅秤去規格化體積重量 希媽這樣做 ~
剛好符合家裡大人小孩自由選擇的食量樂趣...
希媽提醒 ~ 酥餅製作
1.用粉不能錯 其酥脆感來自於油皮和油酥粉的差異
2.麵皮用的油類可以代換 但以豬油製作的香氣最符合中式鹹餡品味 如做甜餡 則用奶油味道更好
3.芝麻要香 可在使用前 將它用麵擀壓過 烘焙時香氣自然溢出
4.如內餡為鹹口味 所使用的肉品部分 最好是油花多的絞肉 能使酥餅內在更加濕潤
5.製作過程中 要隨時讓麵糰鬆弛 最後成型時 底部收口一定要確實密合 免得加熱過程 湯汁流失
6.酥餅烤時 一樣會膨脹 每個間隔必須留出1~2公分膨脹空間 以免擠壓變形
希媽常在早餐變換餐點種類
中式酥餅 也是我家常欽點的早餐點之一
若搭配湯類 或是豆漿 米漿 杏仁茶...
一日之計 營養豐富滿滿 精神奕奕
酥脆的餅皮 雖混油製作而成 但經過烘焙 油膩感完全感覺不到
這口感 絕對是老少咸宜 尤其是不愛甜食的老中希媽